甲因施用毒品案件受保護管束處分,於前往地檢署接受採尿,送檢後檢出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濃度超標,甲答辯是服用感冒藥、在酒店內誤飲含有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醒酒飲料、未認知是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第二級毒品。問甲之答辯有無理由?
法律規定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規定:「(第1項)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項)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實務見解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上易字第1097號刑事判決
(二)惟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為故意犯,行為人除需有客觀之構成要件行為(即施用第二級毒品行為)外,並需有主觀之犯意(知悉所施用者為第二級毒品,並有意或容任而施用),對此,被告前於偵查中辯稱於105年5月3日採尿前有服用感冒藥及治療鼻竇炎之藥物,並據提出所稱服用之「依治敏錠」、「鼻速通膠囊」、「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為證,惟該等藥物是否確為被告服用之藥物,被告徒託空言,是否可信?已非無疑,又訊之被告復自承伊在採尿個人資料欄沒自行勾選有服用藥物等情,對此被告辯稱:伊想已經隔3、4天沒吃藥,就沒有勾云云(見偵卷第19頁),亦與常情不符;況上開被告辯稱其於驗尿前所服用之「依治敏錠」(ACTMINTABLET)、「鼻速通膠囊」、「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送請法務部調查局確認被告使用上開藥物尿液是否會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後,經該局回覆:來文所附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之濫用藥物檢驗報告影本得知,受檢者尿中檢出安非他命濃度為262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532NG/ML,檢驗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來函所詢藥物「依治敏錠」、「鼻速通膠囊」、「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並未發現服用後會導致尿液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之成分,因此服用後其尿液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檢測,不會產生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之結果等內容,有法務部法醫研究所105年7月26日法醫毒字第00000000000號函存卷可稽(見偵卷第34頁),是被告以此上詞否認有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主觀犯意,顯非可採。
(三)嗣被告於原審及本院審理時,則以可能於105年5月1日在鑫0酒店內誤飲含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醒酒飲料等語置辯,對此,證人高0琳業證稱:伊是酒店幹部,105年年中伊曾帶被告與證人王0銘至鑫0酒店飲酒,被告到鑫0酒店時醉了,伊沒有看到被告喝酒,伊身體不舒服先走了等語(見原審卷第47頁至第49頁),另證人王0銘證稱:伊有於104年4月底至5月間之與被告前往台北的酒店消費,證人高0琳當天好像是幫忙安排小姐,來沒多久她就走了,在酒店時被告喝比較多,伊比較不能喝,當天因為被告說他有事,但被告當時有點醉了,伊有跟少爺問說有無解酒的飲料,少爺說有,伊就請少爺弄一杯給被告喝,伊向被告說明天還有事,伊叫被告喝,伊也看著他喝,伊跟被告離開酒店時,是伊去結帳,伊結帳時看帳單寫飲料新臺幣(下同)500元,伊問少爺什麼飲料要500元,少爺他說你朋友喝醉,你剛才有叫醒酒飲料,兩杯500元,伊說才喝1杯,少爺說他們的規則就是兩杯500元,不管你有沒有喝兩杯都收500元,但可以把另1杯給伊,少爺就拿1包東西給伊,伊今天有帶那包東西,是個咖啡包,伊都沒拆開過,咖啡包沒被打開或漏洞,伊都丟著沒動,一直放在伊現在身上隨身包包內云云(見原審卷第49頁反面至第52頁反面),然觀諸證人王0銘之證言,就證人王0銘僅點一杯解酒飲料、酒店亦僅準備一杯解酒飲料,竟收取兩杯解酒飲料之價款,於證人王0銘察覺後,酒店少爺卻未重新計價,反而以酒店規則如此、另交付一包即溶式咖啡包予證人王0銘之方式處置,已與常情有違,況衡諸社會常情,1包即溶式咖啡包之價格顯無達250元之可能,縱於酒店中販賣,亦不可能哄抬價格至此之理,證人王0銘對此亦不可能不知情,竟毫無爭執、拒絕即予收受,並於原審審理時適巧攜來作為所言之佐證,核均有違情理,而有特意開脫迴護被告之情,甚且證人王0銘更陳稱:結帳金額1萬多元,都是伊自己付的,伊只注意到飲料500元,其他的服務費什麼的伊沒細看,酒店沒有給伊明細,只給伊看單據,只說總金額等語(見原審卷第53頁反面至54頁),證人王0銘對於本次消費中大額之其他費用內容均未細看,甚至僅知悉總金額,卻能注意到飲料費用500元之部分,亦與事理明顯有違;是證人王0銘於原審審理中提出咖啡包1包,雖經原審送驗後,檢出甲基安非他命純度約3%,驗前純質淨重約0.47公克等情,有原審勘驗筆錄(見原審易字卷卷第86頁反面)、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06年2月14日刑鑑字第0000000000號鑑定書(見原審易字卷第67頁)在卷可稽,然證人王0銘上開證言既有前揭明顯悖於情理之處,尚難逕認被告係因誤飲同款含有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即溶式咖啡包所沖泡之飲料所致。
(四)惟被告前揭服用感冒藥及治療鼻竇炎之藥物致有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之辯解及證人王0銘上開證言雖均不可採信,然觀諸被告採尿後,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觀護人室送請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氣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法(GC/MS)檢驗結果,其中安非他命濃度僅262ng/ml,尚未達於安非他命之閾值500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532ng/ml,雖已超過甲基安非他命之閾值【500ng/ml(且安非他命大於等於100(ng/ml)】,然亦僅略微超過陽性反應(即閾值)32ng/ml,業如前述,雖可檢出之濃度,與施用劑量、施用頻率、飲用水之多寡、尿液檢驗時間點及個人體質與代謝情形等因素有關,無法一概而論,惟施用劑量既為影響可檢出濃度之因素之一,被告本件尿液檢驗之甲基安非他命濃度非高,甚至安非他命濃度未達閾值,自不能排除被告並未認知所施用者為甲基安非他命、非因故意而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可能,雖被告上開服用感冒藥及治療鼻竇炎之藥物致有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之辯解不可採信,證人王彥銘上開證詞則疑點重重,然本院既無從徒以被告採尿之濫用藥物檢驗報告獲致被告確有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確信心證,依前開說明,自僅得本於罪疑為被告有利認定之原則,而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五)至被告有關伊過往施用毒品之種類僅限於大麻、MDMA,從未曾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辯解,雖不足憑此推論被告即無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可能,惟本件並無從達於被告確有於105年5月3日為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觀護人室採尿往前回溯4日內某時,本於故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確信心證,已如前述,是此部分之辯解縱屬不能成立,亦無礙於本院之認定,末此敘明。四、綜上所述,被告於105年5月3日在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觀護人室採尿後,經檢驗後雖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且被告之部分辯解及證人王彥銘附和被告辯詞所為證言均有上開不可採信之處,惟觀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內容,實無從排除被告並未認知所施用者為甲基安非他命、非因故意而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可能,依前開說明,自無從逕為被告不利之認定,原審未察,徒以被告之部分辯解及證人王0銘附和被告辯詞所為證言不可採信,遽對被告論罪科刑,尚非有當,被告對此提起上訴,應認其上訴為有理由,爰由本院撤銷原判決,另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